Nomad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張鐵志 X 黃志淙 青春.自主.音樂

向下

張鐵志 X 黃志淙 青春.自主.音樂 Empty 張鐵志 X 黃志淙 青春.自主.音樂

發表  Harrison 2013-04-20, 16:33

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550989538275273
張鐵志 X 黃志淙 青春.自主.音樂 22155654 flower

明報副刊 D06/伍嘉瑩
11.4.2013

香港人大多酷愛寶島文化,喜歡對岸的人,喜歡對岸的事,喜歡對岸的音樂與氛圍。一海之隔,台灣墾丁的「春天吶喊」(春吶)音樂會由1995年開辦至今已經19年了,成為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大型音樂節,但這個音樂節卻不止售賣音樂,還賣一種獨立的生活態度。今次邀請到著名台灣文化人兼搖滾樂愛好者張鐵志和香港音樂人黃志淙來一個對談,談談港台兩地音樂節的面貌,談談音樂節與年輕一代的關係,談談他們心中「理想」的音樂節。

張:張鐵志 黃:黃志淙

黃:其實很奇怪,我去過很多西方音樂節,夏威夷、英國和美國的,而且都是在1990 年代和21 世紀去的,但是大中華的卻很少很少,不過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去過台灣的春吶。

張:2008 年前我都有去春吶。春吶在1995 年開始,是台灣版的胡士托節,它改變了所有事情和歷史觀。第一年的規模很小,但它不止是一個音樂會,而是一個反傳統文化的基地,在那裏有很多人賣自己做的東西,台上的樂隊跟台下打成一片,根本就是一個小社區。第二年開始,台北也出現了很多festival,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獨立音樂,很多獨立樂隊也在那個時候出了第一張唱片,新的地下文化開始湧現。另一個高潮就是2000 年之後,台北政府辦了一個免費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在海灘上辦獨立音樂節,有沙灘、啤酒、美女,辦了兩三年已經有20 多萬人參加,令獨立音樂正式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次文化,影響了很多年輕人。在過去的10 年,地下音樂由小眾音樂變成為獨立音樂並走到台上,好像張懸和陳綺貞都是在這個海洋音樂祭裏走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聽獨立音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音樂節在台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我不知道90年代的香港有沒有任何戶外的音樂節。

香港的音樂節,回看來時路。

黃:香港的音樂節都是斷斷續續,沒有一個連續性的,比較大型的就只有90 年代尾開始辦的銀礦灣音樂節,比較接近有沙灘美女的感覺,不過都是小規模地、斷斷續續地舉行。去年有政府參與,所以邀請到黃貫中和太極做表演嘉賓,規模比較大,宣傳亦多了。除此之外,香港都曾有兩個露天音樂節,不過只辦了3 屆就消失了。其中一個是在2001 至2003 年舉辦的Sound and Music Festival,有錄像放映、座談和演出,最後一天的音樂節就在藝術中心門口由早唱到晚,很好玩。另一個就是SARS 後,一班在香港讀書的西洋人辦的Rock It Festival,感覺很接近英式節日。他們找來英國、日本和香港的音樂人在維園草地演出,有多個舞台和dance tent,不過後來因為噪音、廁所和人流等問題而停辦。

張:香港有很多很好玩的音樂節但都沒有繼續下去,沒有成為傳統。

黃:其實真的很複雜,過往是因為沒有政府、場地空間和媒體支持,以前亦要找媒體和學校合作,不過現在的可能性大了很多,不一定有人投資才做到音樂節。近幾年有年輕人自己組一個群組,就辦了一個音樂節,好像去年「草民」辦了一個很好的音樂節,所以西九邀請他們一起籌備「自由野」。其實獨立音樂不一定要好原始或走音,聲音舞台都可以好專業,但一定要保持獨立精神,不可以太規限化。

張:當音樂節在台灣變成很重要的文化後,就會有很多商業元素介入,或者很多地方政府會想辦音樂節來吸引人潮,音樂節就變得很popular,會邀請國外的歌手來,然後就會有很多人討論,也會有很多年輕人不滿,覺得這些以前號稱是獨立音樂節的都變得很主流呀,商業化呀,票很貴呀。但我是一個很多元的人,我覺得都ok。有些音樂節的器材可以很專業,可以邀請國外歌手,但這不應該是我們對所有音樂節的想像,所以我很開心有些年輕人用很低的成本來辦音樂節。兩三年前就有年輕人辦了一個「爛舞台」的音樂節,就是標榜很原始的感覺,也有人在宜蘭找個很偏遠的地方辦草地音樂節,也有一個年輕人找了100 多個新團,在淡水辦了一個「巨獸」音樂節,台上跟台下沒有什麼距離,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我覺得應該有不同size的音樂會,可以很多元。

黃:我覺得多元是很重要的。批評大或細都不是抱着一個開放的心靈,因為1969 年音樂節的鼻祖胡士托節是一個很自發的音樂會,是一個注入了音樂元素的社會運動,慢慢有機地成長,好像不一定要有舞台,草地都可以是一個好顛覆性的表演空間。音樂節亦可以加入很多社會元素,好像1970 年開始的英國Glastonbury 音樂節一樣, 由幾千到幾十萬人,當中有十幾個舞台, 可以滿足不同的觀眾,而其中一個舞台是由觀眾踩單車發電的,當中的意義已經不是size 大細的問題,而是它有社會開拓的精神,精神是無限的。音樂節可以刺激大家的思想,為社會世界帶來衝擊。
製造發聲平台,尋找自由。

張:十幾年前我也寫很多音樂和政治有關的事,其實獨立音樂是對抗主流音樂的美學,主流音樂不是不好聽,但只有一個可能性;獨立音樂不一定比主流好聽,但有多元性。獨立音樂就像民主一樣,有不同的聲音,而不同的聲音都應該被聽到。胡士托節是搖滾音樂的最高潮,是反傳統文化,是撞擊和反抗主流體制的一樣東西。在那個時候,它反對很多東西,它用愛與和平來作為一種反抗的姿態。為什麼搖滾音樂跟傳統音樂不一樣,就是因為它做音樂的時候比較sincere 和authentic,而主流音樂是為市場做的,所以我們會比較期待搖滾的原始精神。在音樂節中,特別應該有一些另類的音樂,好像將大家在生活的壓迫中解放出來。我們在搖滾音樂中找到自由,找到真誠,因為音樂是和自己的對話,所以音樂節中的解放和自由是很重要的。

黃:絕對同意,解放和自由是重要的。胡士托節開台的第一首歌就是Freedom。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追求,當年打破傳統,追求自由,會談到反越戰和種族問題,而現在的議題就是氣候轉變。人類過度消費,大家被製造出來的消費自由所欺騙,被自己製造的自由所綑綁,所以很多音樂人都回到simple life,希望透過音樂節製造平台,尋找自由。其實很多辦音樂節的人不止是喜歡音樂,而是喜歡音樂背後更崇高的理念,Bob Dylan、Beatles 和U2 代表了一種價值和能量,特別在現場聽的時候,這種能量會被徹底地釋放,這種經歷就是「流行洗禮」,無論被影響的人是一千還是幾百,這種能量就在社會帶出改變。現在我們很富庶,新一代什麼都有得選擇,但卻缺少了和其他靈魂的連結,缺少了泥土的經歷,音樂節就是將你虛擬的經歷變得真實。音樂節會有好臭的廁所,會令你滿身泥濘,你會做一些平日不會做的東西,你會特別去化妝、set頭, 跳出平日的框框,做一些天地人有關的事情。音樂是一個載體、元神,將生活的精神化成生活的養分,變得有血有肉。

張:我覺得音樂節就是lifestyle 的濃縮,就是奇奇怪怪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不同生活方式的集合。其實在台灣,獨立音樂已經進入了年輕人的生活。以前聽地下音樂的年輕人都長得很地下,長得很反叛派的樣子,就是典型的搖滾樣子。但是這10 年不是了,就像是張懸和陳綺貞那樣,就是表演者和一般的觀眾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在西方,搖滾音樂已經變成比較主流的音樂文化。在2006年開始,台灣每兩年就有一次叫Simple Life的「簡單生活節」,在草地上辦的音樂節,有四五個舞台,同時有非常專業的農業部落和精緻的書房。聽獨立音樂的年輕人不是90 年代的反抗型了,他們是會去可愛的咖啡廳,追求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知道現在去春吶的人,是不是都是這樣子。
不止音樂,是青春的一種遊歷。

黃:其實香港也一樣,好像在1990 年代聽獨立音樂的人,無論是樣子還是聽的音樂都有一種另闢蹊徑的感覺,是另類的。但現在年紀再小一點的學生都會聽獨立音樂,好像之前邀請了22 Cats 和Tide 來和300 個高中學生一起唱歌表演,當中竟然有人識得唱他們的歌,亦會唱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歌,以前未必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現在的音樂和以前不同,傳播途徑很多,香港有HiddenAgenda、Full Cup Cafe,有不少live house讓音樂的種子發芽、結晶。音樂節不止是單純關於音樂的,音樂節是一種遊歷,是青春和成長的體驗和冒險。你和三五知己背着backpack去不同地方的音樂節,中間需要尋找和摸索,會有很多意外收穫和驚喜,你會去認識新朋友,有新的思維撞擊,這些都不是一些程式化的體驗。

張:雖然音樂節起源於西方,但本地元素也很重要,音樂節是反映當地的青年文化。香港在一個中間的位置,有很多台灣沒有的西洋風,就像以前有達明一派很avant garde的英式音樂一樣。不過我不希望香港的音樂節變成香港的書展,香港的書展很大,大家都去湊熱鬧,但平時書店的生活卻很可憐。所以我希望可以把音樂節帶進生活,在音樂節介紹一些從未聽過的聲音給參加者,改變城市文化,改變大家對音樂的認識。

黃:我都希望音樂節可以走進城市,和原有的音樂單位合作,如Hidden Agenda、FullCup Cafe 和蒲吧,一年中好像電影節般在不同時間有演出和座談,成為一個360度的節,不是一個trade show,做完就無。其實現在的土壤和氣氛都好適合辦音樂節,特別是2003 年七一遊行後,網上出現很多獨立聲音,是一個轉捩點,令地下音樂衝上地面,再由地面衝入紅館。現在大家不用靠DJ,不再靠唱片公司或者媒體,在屋企錄音便可放上網,這個改變很大。

後記在整個對談中,張鐵志和黃志淙一再強調音樂節不止是音樂,當中的獨立精神、多元化和本土元素才是重點。無論春吶是否偏離了原意,還是香港能否辦到獨有的音樂節都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你願意放下現代化的手機,和自己來一個心靈對話,重新認識自己和這個社會嗎?尋找那令你念念不忘的音樂,聆聽着那迴響嗎?

文:伍嘉瑩 圖:尹錦恩 場地提供:實現會社

張鐵志著名台灣政治、文化與搖滾音樂評論人。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職《新新聞》雜誌副總編輯,於兩岸三地媒體撰寫專欄。出版多本和音樂有關的文化書籍。去年移居香港,現為《號外》主編。

黃志淙本地資深DJ、樂評人及作家,曾主持Chi Chung's Choice 等影響深遠的音樂節目,致力推動國際及本地獨立音樂運動。黃志淙畢業於浸會大學傳理系( 電影),香港大學博士。曾任浸大通識及文化研究講師,現為港大通識教育部助理總監。
Harrison
Harrison

文章數 : 7875
積分 : 9332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2-01-29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